肖忠民考察实录二:天庆寺神石之谜
人们所见天庆寺之石阶、石坝、石坎、石碑、无不惊奇万分,经实地对现存石阶、石坝、石坎、石碑之石进行一番测量和清点,其中界碑高2.72米、宽1.12米、厚0.28米;石阶块长4.32米、宽0.7米、厚0.32米、阶石2米以上条石161块。院坝档墙方石,块长2.8米、宽1米、厚0.6米、计22块;最为奇特的是院坝石块,最长的为8.22米、宽2.12米、厚为0.32米,最短的长度为6.54米、宽为2.12米、厚为0.32米,院坝块石每块重量初步测定为28582斤。
经过对周边采石地点的详细探索,并无开采痕迹,经当地村民提供在九台山后山叫岩洞弦的地方石壁上刻有两行不完整文字线索得知,这组摩崖石刻的记述有些间断,上书“康熙四十三年修塔,——乾隆十三年记——昌元石匠”字样,经考证,这里的确在古代是开采过石头,但不是天庆寺院坝之块石,如若是天庆寺院坝块石,其壁直面积每个板面应是20平方米以上。但这个山场很狭,而且石质不一样,院坝的石块为页岩板石夹麻糖石,这里的石质相当坚硬,具有大理石特征,而且不易风化。根据昌元石匠留下的立塔时间和石质标记可以断定,这里曾经开采的不是院坝之石,而是深持和尚墓塔之石,石质和开采时间,建塔时间完全吻合,至于天庆寺院坝之石,开采时间应在塔石之前。
岩洞弦山场距天庆寺3.5里,最大斜面坡度为45度。可施行滚动运作的近半里,其余皆为斜面运作、难度极大,试想一面20平方米见方,近3万斤重的石块,在斜坡上运作,无论是抬、是滚、工具与力度是怎样协调处理的,况且又不能破碎,即使开采剥离成功,套绳、起步又是怎样进行的,这是多么惊险的谜团,即使运载到达目的地,仅安砌这一关都难于操作,“开采、运输、安砌”三大环节,一个环节稍出偏差,都有可能破碎并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从成功系数可以推测这个工程的伤亡人数几乎为零。其一,该项工程是“儒释道”三家共同操作,皆以善行为宗旨,并非不顾民生的官家强硬措施所为,其二,倘若在采石过程或运石过程中出现伤亡,一则民众会惊恐而散;二则“佛仙不灵”,善堂必然变成“凶堂”,立即便会终止建庙行为。因此,迄目前为止,院坝巨石的采石地址仍然不详,九台山大寺院为何如此设计仍然是个谜,不可想象的“采、运、砌”方式,同样是一个神奇的谜团。(肖忠民:现为贵州省文史研究会会员、印江县县志的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