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民间团龙贡茶的传说
梵净山团龙贡茶产于梵净山西麓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永义乡团龙村。团龙村地处梵净山西麓峡谷间“袖珍盆地”,一派葱笼生机,有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还有众多的清泉和溪流,漫山层林尽染,五彩云霞中百鸟争鸣,潺潺溪水中娃娃鱼吟唱,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堪称“世外桃源”。自古名山出好茶,明代中叶(明万历三年)梵净山团龙贡茶就被思州土司当作上乘方物献于皇家,史称“团龙贡茶”。梵净山团龙贡茶的传说已逾千载,由于梵净山团龙贡茶的神奇色彩,还被巴人、楚人后裔(据考,团龙村的柴、蔡、熊、戴等姓分别从四川涪州、湖南等地迁黔)作为返回涪州、酉水、沅水、澧水祭祀先祖或鬼神的上品。今梵净山团龙一带的山民冲傩还愿时仍作为首选的祭祀上品。现代科技测出梵净山团龙贡茶富含硒、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绿色佳茗。历史上和近代多有海内外名士和骚人莅临团龙村,寻踪探奇。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梵净山团龙村有一叫柴洪的后生,他母亲口舌生疮,背上还长了一个痈疮,昼夜呻吟呼号。柴洪心如火焚,就上山采来红笼头菌,用嘴将其母背上的痈疮吸尽后,将菌捣成泥状敷于疮处。
其母虽觉清爽,但口苦舌燥,心火难息,仍然呻吟不止。柴洪面向金顶跪拜,祈祷上苍治好母亲的伤痛。其孝心打动了正在金顶与释伽牟尼佛祖讲经论道的弥勒佛祖,弥勒佛祖命金甲战神于福建武夷山采来新鲜茶叶数张和三粒茶种,如此这般吩咐金甲战神。雷雨之夜,金甲战神梦中对柴洪说:“吾乃弥勒佛座下金甲战神是也。尔孝心可佳,佛祖授你鲜茶叶和三粒茶种,尔可将茶叶捣敷于令慈疮处,并将茶叶投于沸水给令慈喝下,其疮病可弭。但令慈乃命中该有十年疮痈之痛,尔可将三粒茶种植于土中,待茶树长成后可使妙龄少女于清明之前、雷雨之夜采摘,将茶叶置于少女胸乳之中,取其纯洁至阴之气,再用鲜茶叶生敷于疮,沸水浸泡给令慈喝下,让令慈面对金顶默念佛经百遍,其痈疮和心病可乃消。”柴洪依言施行,两年后的春天,茶叶长成。清明之前,雷雨之夜,柴洪命其两妹冒着电闪雷鸣将茶叶采摘回家,依法炮制,其母痈疮和诸病立愈。后来人们称这种为“合闪茶”(弱冠少年采摘称为“雷公茶”)。
岁月悠悠,历经数百年,到了明朝隆庆二年(公元1569年),李贵妃(明穆宗之第九位妃子、万历皇帝之母)代天子巡守。巡查到苗疆,见一山高耸云天,山青水秀,问及土人乃知是梵净山,心慕之,遂毅然入山修道。,当地人称她九皇妃,称其修练的洞府为九皇洞,其道观为九皇观。
九皇妃在梵净山闻听团龙“合闪茶”的传说后,深悯土人的孝道,万历三年乃派行脚僧捎茶于帝,万历皇帝饮后但觉口舌生香、回味甘洌,大喜,赐名“团龙贡茶”。从此以后,思州土司为取悦皇家,将“合闪茶”或“雷公茶”加工好以后,装入土罐子内,贴上白皮纸,加封土司印后,派进茶使献与皇上,乃成惯例。官府和土司,深感团龙茶的名贵,规定团龙茶可以茶抵税。以茶抵税从明清一直延续到民国三十四年才废止。
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四川涪州一法名明然的得道高僧,云游四海,歇脚梵净山,饮团龙茶后,赞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凡。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南粤。聊因理君余,率尔植荒原。嬉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1994年,团龙村91岁高龄的柴炯茂老人自豪地说:“喝了我们团龙的茶,耳清目明、口不干,心不苦、嘴不臭,去烦恼、忘忧愁,脚轻手快、上山打得虎、下河捉得蛟。”传说中弥勒佛授予团龙村柴姓先人的三粒茶种,历经千年,至今发为三垄茶,二十二根枝杆。长于龙门坳村民组柴泽华家责任地和山林边,经中国茶科所专家鉴定:最小的茶树树龄已有650年以上。(流传地区: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