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空咄咄的故事
成语故事书空咄咄的故事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扬州刺史殷浩与大将桓温不合,王羲之劝他大敌当前应以国事为重,殷浩不但不听,领兵北伐,屡战屡败,被废为平民,流放到信安,他整天无忧无虑地读书吟诗,老是在纸上写咄咄怪事四个字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出处】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解释】为叹息、愤慨、惊诧的典实。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励志故事咄咄和牙签鸟
小鳄鱼咄咄性格开朗,住在森林边的一个天然湖泊里,这里鸟语花香、绿树成阴,和风吹拂着湖面,荡起阵阵波纹。远离了喧嚣的城市,没有人类打搅,这里是小动物们的天堂。咄咄和小伙伴们每天都在一起嬉戏玩耍,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一天,艳阳高照,咄咄和伙伴们刚刚饱餐了一顿,惬意地躺在湖边的草地上晒太阳。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在小鳄鱼们的身上飞来飞去,好像在和鳄鱼们聊天儿。这些小鸟喜欢啄食鳄鱼牙缝中的残食,鳄鱼们亲热地叫它们“牙签鸟”。
咄咄正在睡梦中呢,一只牙签鸟飞到他的嘴边,用翅膀轻轻地拍打他的嘴巴,就像在敲门:“啪啪啪,快张开嘴,让我进去帮你剔牙!”咄咄温和乖巧地张开大嘴巴,牙签鸟飞进了咄咄的嘴里,在牙缝里啄来啄去,忙着给咄咄剔除牙缝间的肉屑。咄咄非常享受牙签鸟的服务,懒洋洋地闭上限睛,不知不觉又睡着了。牙签鸟就像一个清道夫,把咄咄牙缝里残留的肉渣清理干净了,自己也吃得饱饱的。他从咄咄的嘴里出来,跳到咄咄的背上梳理羽毛,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一只狐狸在旁边看见了这一切,觉得牙签鸟和咄咄的配合太默契了,他心里开始很羡慕牙签鸟,后来变成了嫉妒。狐狸是抢别人嘴中肉的高手,乌鸦就上过狐狸的当,被骗走了嘴里的肉。狐狸眼珠子转了几转,想出一个坏主意来,他要挑拨咄咄和牙签鸟的关系,以便自己得到好处。
狐狸走了过来,牙签鸟警觉地望着狐狸,还拍拍翅膀,唤醒了咄咄。狐狸大声说:“咄咄,牙签鸟真是一个不知道感恩的家伙!他不劳而获,每天就知道吃你嘴里的肉。吃饱了,他还跑到你身上瞎折腾。你看,你睡个觉都睡不踏实,他还要把你弄醒。”咄咄睡得迷迷糊糊的,他一听狐狸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他生气地对牙签鸟说:“狐狸说得对,你以后别来了,我不喜欢懒惰的家伙。”说完他就把牙签鸟赶走了。
狐狸一见阴谋得逞,坏笑着说:“咄咄,以后我帮你清理吃不完的肉吧!”
从那以后,咄咄吃不完的肉就给了狐狸。狐狸过上了不劳而获的生活,心里美滋滋的。他忘记了自己说牙签鸟的坏话——不劳而获,其实,他自己才是真正的不劳而获的家伙呢!他只是享受咄咄给他的肉,却不帮咄咄清理口腔和牙缝间的残渣。时间一长,咄咄得了牙病,痛得在地上打滚,哭爹叫娘,也不管用。 ’
牙签鸟正好路过这里,见到咄咄在痛苦地呻吟,赶紧飞了过来。他关心地问咄咄:“你怎么了?”咄咄捂着肿得高高的腮帮子说:“我的牙疼得要命!自从你走了以后,我的牙齿就不舒服了,你快来帮我看看吧!”说完咄咄就张开了他的大嘴巴。
牙签鸟走进咄咄的嘴里,一股腥臭味迎面扑来。原来,没有了牙签鸟帮他清理牙缝间的残渣,时间长了,牙缝里的碎肉为细菌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咄咄害了牙病。牙签鸟不怕脏,忙碌了好半天,终于把咄咄的口腔和牙缝清理得千千静静。咄咄感到舒服多了,牙齿也不像原来那么疼了。
狐狸见到牙签鸟又回来了,刚要开口说牙签鸟的坏话,咄咄抢先说晤了:“你什么也别说了,其实你才是不劳而获的家伙,你走吧,我不想再看见你了!”
狐狸见咄咄生气了,赶紧灰溜溜地跑了。
咄咄赶走了狐狸,红着脸对牙签鸟说:“对不起呀,我听信了狐狸的坏话,冤枉你了!”牙签鸟用翅膀拍了拍咄咄的背,大声蜕:“都过去了,没事啦!”
从那以后,牙签乌和咄咄又开始了愉快的合作,他们成了好朋友。
----------
牙签鸟任劳任怨,不计前嫌,赢得了小鳄鱼咄咄的信任。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真诚对待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成语故事编席抄书
西汉人路温舒,幼年时候家里非常贫穷,靠放养为生。众所周知,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西汉还没有纸。书是靠人手抄写在绢、帛、皮革、竹简上的,很贵重,只有富贵人家才能有书。
他从小喜欢读书,可是家里穷,借书,要还,记不清楚。他总想有自己的书。
有一天放养,看到蒲草的叶子很宽,灵机一动,把蒲草编成席子,在上面写字,抄书,从此他有了自己的书。
他用这种方法抄了不少借来的书,学了不少书,后来成为有名的大文学家,官拜临淮太守。
成语故事大笔如椽成语故事
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极高,并用来称颂着名的作家和作品、故事东晋的文士王玖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有一次,桓温为了试王殉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故意骑一匹马,从后堂直冲大厅。幕僚们都吓得惊慌失指,四处躲避,唯有王殉镇定自若,端坐不动。桓温感叹他说: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的人!桓温为了试王殉的才学,趁幕僚们在议事的时候,派人偷偷取走了王殉准备发言的文稿。王殉发言时,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桓温拿出他的文稿对照,发现他说的内容与文稿上的相同,但文字没有一句相同,不由对他十分钦佩。
一天晚上,王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将一支像椽(chuan)子那样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他对家里人说:我梦见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样的大笔,看来有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了。王殉的预言马上成为事实。就在这天上午,晋孝武帝突然死去,由于王殉文笔出众,朝廷要发出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溢议等,全交给他起草。这种殊荣是历史上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