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不拔的故事
成语故事一毛不拔
【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喻此人非常吝啬、小气。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
墨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史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别人进行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下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拔不拔?”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声了。
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朱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下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提倡爱世上所有的人,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只要对天下人有利,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民间故事二:
古代有个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啬。
由于他整天盘剥穷人,累得病倒了,差一点昏死过去。
三天后,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见屋里挤满了送终的亲友,想要表示什么。他的大侄说:“六叔,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他摇摇头。
二侄问:“是不是有笔银子放在哪里,不曾交代?”
还是他妻子明白,看见两根灯芯同时燃点,就挑掉一根。
这时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气。突然,快断气的六叔流着泪,凑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说话。他说:“我死后,可把我留下的两张便纸分给前来吊孝的亲戚。”“我死后,别用棺材来盛我,挖个坑,把我埋了就成。”“我死后,不要请和尚念经,我在黄泉下自己会念经的。”“我死后,把我的皮剥下来,卖给皮匠;把我的毛拔下来卖给做刷子的人,一根别丢了……”
“一毛不拔”就是一根毛也舍不得拔掉丢失,形容极端自私。
成语故事一毛不拔的故事
出处《孟子尽心上》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项放踵,利天下,为之。
释义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愉非常吝啬自私。
故事 墨子,名翟,是站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已,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离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离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答。
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 作了评论: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 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利, 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哲理故事一毛不拔
一只猴子,来到智者面前。
“我想变成人,不想做猴让人耍。”猴子对智者说。
“可以,你和人的不同之处就是浑身是毛,你把毛拔掉就可以变成人了。”
猴子伸手在自己身上拔了一撮毛,疼得嗷嗷直叫:“这么疼,我不拔了!”
智者说:“你一毛不拔,还想成人?不经历一些痛苦和磨难,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心灵小语:
精彩的人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经典童话一毛不拔难为人
有一只山公住在山林里,它很是恋慕人类。它感觉,人其实太欢愉了。果实熟了的时辰,他们可以一担一担往家挑,不像山公,一年到头四周寻寻食物,找一个吃一个,饥一餐饱一餐的;冬季里起风下雪,人可以呆在本身的家里,一家人亲激情亲切热在一路,家里有过冬的食粮,不像山公,一到冬季,只能冷冰冰地蜷缩在石洞里,又冷又饿。这只山公想,下世我必然不再做猴了。
后来,这只山公真的死了,它往到阴间参见阎王。阎王问山公说:“下世你还想做猴吗?”山公赶紧说:“不想做猴了,请大王让我变人吧!”阎王说:“也好。不外想变人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需将你身上的毛全数拔失落。”说完,阎王命一个夜叉将山公带到掌管超度变人的鬼门关往。
山公到了鬼门关,接管鬼门关鬼的“超度”。鬼门关鬼让山公爬下,筹办给它拔毛。可是刚被拔了一根毛,山公便大叫起来:“哎哟,受不了,受不了!”鬼门关鬼叫它忍受一下,山公哭丧着脸说:“这么疾苦,其实不克不及忍耐!”鬼门关鬼只好把山公又送回阎王那边。
阎王笑着对山公说:“看你爱财如命,又怎样能成人呢?”
这只山公在世的时辰只看到人的欢愉,却不知道人的欢愉是支出辛苦劳动后才取得的。像山公如许“爱财如命”的家伙,怎样能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