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商业字号而得名的街巷名成了商号永久的广告。

明朝万历3年(公元1575年)归化城建成,周边的人们纷纷来到这座新兴的城市谋生,众多的商号开始涌入,在此开设分号,以壮大力量,扩张业务,或者更新行当,在新地方淘金。于是这里出现了各类的商店(铺)、饭馆(庄)、旅馆、澡堂、戏院、茶园、书场、当铺、烟馆以及学校、小作坊等。这些商业字号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经常在嘴边的词,往往又成为这一行业的代名词,如“茗香楼”让人一看便知道这是一家茶楼。而这些商号的经营者们希望人们记住他们的字号,如同今天我们熟悉的商品或商场一样,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让你印象深刻,就以这些字号冠名了街巷,不仅让人们好记易记,而且突出了街巷的特点。

旧时的呼和浩特有很多以经营的商号为名字的街巷,而且很有特色。如晋阳楼巷,就是取名于晋阳楼饭馆。据当地人讲,那时候此巷并不叫晋阳楼巷。记载中此巷建于1681年,当时此地为归化城较为繁华的地段,饭馆、小吃摊很多,成为餐饮较为集中的地区,竞争自然十分激烈。由于是黄金地带,谁也不肯甘拜下风,于是各家使出浑身解数,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吸引周边的食客,都想着办法取胜压倒其他饭馆,各种非正常的竞争也时常出现。

正在大家为争夺顾客而搞得难解难分的时候,一家从山西迁来的姓王的人家在此开了一家山西风味饭馆,这真是火上浇油。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王家人来归化城探亲的时候得知在归化城里居住的山西籍人很多,不仅有平民百姓,也有官吏,还有从山西来此经商的人。

经过对周边饭馆的认真走访,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王家用其全部积蓄在这里购买了一家经营不善的饭馆。为了突出自己的特色,而且吸引众多的山西籍客人,王掌柜给自己的饭馆起名叫“晋阳楼”。周边饭馆的掌柜子们通过各种手段挤兑晋阳楼饭馆。王掌柜明面不和他们计较,与他们和睦相处,但是却把劲放在如何提高饭菜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吸引食客上来,特别是放在如何做好山西风味的饭菜上,突出晋阳特色,主要突出山西的面食特色。

王掌柜把山西的大众面食几乎全部引入,当时晋阳楼经营的面食有水煎包子、火烧、香酥饼、荞面饸饹、碗托等深受山西人喜爱的食品,汤面食就有擦圪蚪、搓鱼、猫耳朵、掐疙瘩、饸饹等十几种之多,尤以其“擦圪蚪”而出名。其做法是将面粉和成面团,醒上个把时辰后(这也是当时晋阳楼面食加工过程中全部采用的方法之一),面团用“擦子”(金属制成的片状物,上有许多扁圆的小孔,固定在木架上面),反复推擦,落入沸腾的水中,这些加工出来的面食在沸水中好像一个个小蝌蚪(山西话称之为圪蚪)一样,然后捞出来,调制上归化城地区所特有的羊肉制成的鲜肉汤和山西人酿制的精美陈醋,一碗碗形态可爱、香味十足的面食就出炉了。这种面食物美价廉,有钱人称吃圪蚪叫吃风味,钱少的人吃圪蚪觉得实惠,因此晋阳楼常常是顾客爆满,好多人为了吃晋阳楼的“擦圪蚪”在排队等候。

一传十,十传百,晋阳楼成了远近闻名的饭馆和美味食品的代名词,各方食客争相来此品尝。据说当时生活在公主府的公主还扮成平民女子跑到此处品尝过这风味美食,只不过没有让别人认出来,要不然还不知道又会产生多少故事呢!晋阳楼美味面食在这条小巷里的出现,使得归化城里的达官贵人,特别是山西籍的官员也屈尊来这小饭馆品尝美味,一饱口福,“去晋阳楼”成为当时追逐时尚美味的一句口头禅。

晋阳楼生意好,顾客多,周边饭店的掌柜子都赞叹王掌柜经营有方。王掌柜晋阳楼饭馆经营得好,为人友善,乐善好施,他经常用自己的经营所得资助同乡中困难的人,还经常出资维修饭馆门前的路。修桥补路是东方人所倡导的美德,因而王掌柜及他所经营的晋阳楼赢得了人们广泛的赞扬,把晋阳楼所在的那条小巷称为晋阳楼巷。这种民间自发的称呼也让归化城负责地名管理的官员感到的确如此,于是顺水推舟将此巷改为晋阳楼巷了。

多年以后,由于晋阳楼饭馆不再营业了,晋阳楼已不存在,但晋阳楼巷却留传了下来,其美味食品在周边传扬开来。现在晋阳楼巷周边经营饭馆的无一不是山西风味,而且均以面食见长,甚至连远离小巷的一些饭馆、饭店也冠以晋阳两字,无不是借鉴晋阳楼的一些特色。据说连著名的大召风味美食也借鉴了当时晋阳楼的技艺,后来经过演变形成了大召风味。反过来细想,大召怎么会成为风味呢?确切地讲应该是山西风味更贴切一点。周边的人都先后品尝过这些大小饭店的面食,吃过之后感觉的确与众不同,或许真还是掌握了晋阳楼饭馆的手艺而发展的。不妨您也去到哪里去尝一尝,看看是不是与众不同。

时光箱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时光女神。她把人们丢失的记忆和时间装在一个个精美别致的箱子里,然后扔到深不见底的时光峡谷。而在人世上,有一个名叫埃里克的男人,时光女神也..

臧仓小人的故事

成语故事臧仓小人的故事战国时期,鲁平公很信任一个地道的卑鄙小人臧仓。臧仓靠鲁平公对他的宠信,经常挑拨别人之间的关系,说别人的坏话。他听说鲁平公要去..

耕前锄后的故事

成语故事耕前锄后的故事他幼年时,家境贫寒,勤奋苦读诗书。成年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小官。他不图荣华富贵,厌恶官场黑暗,同情人民疾苦。..

至死不悟的故事

成语故事至死不悟的故事出处《柳河东集·三戒·临江之麋》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

臧毂亡羊的故事

成语故事臧毂亡羊的故事臧和谷两个人一起去放羊,把羊全丢了。问臧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拿着竹简在读书;问谷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在和别人掷骰子游戏。他们两..

蕉鹿自欺的故事

成语故事蕉鹿自欺的故事《列子·周穆王》卷三:“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

蓬莱仙境的故事

成语故事蓬莱仙境的故事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光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汉钟离率先..

袒腹东床的故事

成语故事袒腹东床的故事袒腹东床这一典故在《世说新语》和《晋书,王羲之传》上均有记载。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

虎口余生的故事

成语故事虎口余生的故事解释: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出处:《庄子·盗跖》:“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

见卵求鸡的故事

成语故事见卵求鸡的故事〖解释〗看到鸡蛋,就希求蛋化为鸡,而来司晨报晓。比喻言之过早。〖出处〗《庄子·齐物论》:“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

诟如不闻的故事

成语故事诟如不闻的故事宋仁宗时期,河南人富弼为人气量很大,遇到别人辱骂他时,他好像没听见一样。旁人对他说有人指名骂他,他说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别人不..

误付洪乔的故事

成语故事误付洪乔的故事成语误付洪乔发音wùfùhóngqiáo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

败军之将的故事

成语故事大笔如椽成语故事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

成语故事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

赤膊上阵的故事

成语故事大笔如椽成语故事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

近水楼台的故事

成语故事近水楼台范仲淹是北宋时期非常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但他学习刻苦,博览群书。后来,他做过右司谏、知州、参知政事等地位..

车载斗量的故事

成语故事车载斗量《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故事: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对峙的局面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才被晋统..

道听途说的故事

成语故事道听途说的故事春秋时代,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自己听到的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

远水不救近火的故事

成语故事远水不救近火的故事战国初期,鲁国与强大的齐国、晋国、楚国相邻,鲁国的国君鲁穆公担心齐国侵略鲁国,便相结交晋国、楚国两个强国,希望以后鲁国遭到..

钱可通神的故事

成语故事钱可通神的故事唐代宗李豫时,左仆射张延赏了解一件重大冤案,叫狱吏十天内了结。没想到第二天公案上有个帖子要求三万贯不过问此案。他气愤地要求尽..

金石为开的故事

成语故事金石为开的故事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

门可罗雀的故事

成语故事门可罗雀的故事汲黯是武帝时的一位名臣。他当官时,每天拜访他的客人很多。后来他辞去官职,回家静养。清晨,他打扫庭院。中午,他打开大门,..

锦囊妙句的故事

成语故事锦囊妙句的故事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

问一得三的故事

成语故事问一得三的故事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与弟子们一起跟着孔子学习。有的弟子偷偷地议论开了:“先生一定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心,多教他不少学问,对我们..

闭门造车的故事

成语故事闭门造车的故事原文“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宋朱熹《〈四书〉或问》卷..

捋虎须的故事

成语故事捋虎须的故事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桓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权冯几前席,桓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

问道于盲的故事

成语故事问道于盲的故事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求教于一无所知者,没有助益。语本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於其人,乃以访愈,是所..

顽石点头的故事

成语故事顽石点头的故事传说道生法师被师父逐出,回到南方,住到虎丘山的寺庙里,终日为石头讲《涅槃经》,讲到精彩处,就问石头通佛性不?群石都为此点头示意..

青出于兰的故事

成语故事青出于兰的故事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

颐指气使的故事

成语故事颐指气使的故事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