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辽塔的来历传说
农安辽塔即农安古塔。是最具代表性的辽代建筑,是长城以北少有的辽金时期文物之一,也是我国最北的古塔。它建于辽圣宗耶律隆绪时期太平三年(公元1023年),为砖砌实心,八角十三层,高44米。
农安古塔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底径8.3米,通高44米。第一层高13米,其他各层均高1.75米。塔身由不同形状的青青砖、平瓦、筒瓦、猫头瓦和水文瓦等砌成。第一层每面建一龛门或壶门,相隔间隔。各层檐角悬挂风铃,叮咚作响,远近皆闻。塔身有西门、平栏门,角梁、斗塔、花拱组成。各层角檐上有狮、龙、马等兽类塑像,塔刹高8米,呈葫芦形。宝顶更为精美,由紫铜铸成,外饰鎏金。
经数百年沧桑,此塔已剥蚀成绑椭形,濒临倒塌。1953年国家拨款加以维修,1982年又进行了一次全面修缮。1953年维修时,在塔身第十层中部的方室内台上发现硬山式木制小房,房内有铜铸释迦牟尼佛像、观音菩萨像及舍利盒、银牌、银盒、白瓷香炉、绞胎瓷和等文物。
关于农安辽塔的修建起因,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传说辽国钦天监夜观天象,见有流星自天而降,落在黄龙府地界。钦天监禀奏皇帝:有孽龙下世,将与大辽争夺天下,应立即修建宝塔镇压。皇帝便派钦天监率领官兵,从国都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出发,晓行夜宿,经过茫茫大草原,整整走了七天七夜,来到黄龙府,宿在龙骧馆中。
是夜,钦天监见黄龙府城东门外,有紫气弥漫,直向东北。次日,钦天监官员命黄龙府尹陪同赴东门外察看。黄龙府城东门外是个大下坎,坎下有一条大河,便乘船向北顺流而下。河西岸是连绵不断的起伏冈陵,恰似一条长龙,蜿蜒30余公里,一直延伸到祥州城(今吉林农安县东北伊通河北苏家店)北。钦天监官员认定是一条土龙脉,有帝王气,龙头就在祥州城北门外。
压龙先压头,便下令在祥州城北门外修建砖塔。当塔修到七丈多高时,钦天监夜观天象,说土龙已掉转龙头跑到黄龙府去了,便立即停止修建祥州城的砖塔,率领官兵和民夫赶赴黄龙府,在黄龙府西门外,修了一座八角十三层的砖塔,上有铜顶,各层塔角悬挂铜钟、铁马。后来人们把这座塔叫龙湾塔,把祥州未修成的塔叫半截塔。因为土龙被镇压在塔下,作为真龙天子的皇帝便也心安了,所以黄龙府也有“龙安府”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