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故事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的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哲理故事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匡衡。
在匡衡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甚至连蜡烛都买不起,一到夜晚,屋里就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匡衡很好学,也很想读书,但是没有亮光,怎么办呢
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常常学到深夜。
他们乡下有个大户人家,目不识丁,为了满足虚荣心,家里有很多藏书,但是他从来都不看。
匡衡听说后,就卷起铺盖上他家去做佣工。每天起五更,睡半夜,辛勤地工作,却不要一个工钱。
主人家很奇怪地问他要什么,他说:“只要能读遍你家的藏书,我就满足了。”
主人很感动,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就这样勤奋读书,后来成了西汉有名的学者,在汉元帝在位时还做过丞相。
人生哲理:环境和条件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只有人的内因最重要,不能借口学习条件不好而不努力学习。
历史故事凿壁偷光匡衡的历史评价如何?匡衡是怎么死
小时候凿壁偷光的刻苦少年匡衡长大以后变成什么样了呢?
作为我们少时的学习榜样,他怎么也该混得不错吧,当时的我真的是这样以为的,谁知道,事实非常打脸,因为匡衡长大以后虽然当了丞相,但他的结局却因贪污被捕了!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他祖上三代都是务农的,家中十分贫穷。白天的时候,匡衡帮人打工贴补家用,晚上的时候他就在墙壁上凿开一个洞,借邻居家的灯光看书学习。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很多人都秉持着一个信念,那就是读书能使人出人头地。在古代社会,寒门学子要想光耀门楣,唯一的办法就是读书考试。匡衡刻苦学习,也是为了摆脱自己世代为农的命运。他拜了一位博士专门攻读《诗经》,对《诗》的理解十分独到透彻,在当时很有名气。
汉元帝刘奭还是太子时就听说了匡衡的事迹,他对这位寒门学子非常感兴趣,登基为帝以后,就让匡衡担任郎中,后迁为博士,给事中。汉元帝在位早期发生过日蚀、地震等灾害,匡衡当时引用《诗经》中的道理上书劝汉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
汉元帝接纳了匡衡的建议,并将其提拔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汉元帝通过匡衡,对《诗经》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在之后的几年里都十分喜欢儒术文辞。
匡衡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受到了汉元帝的器重,汉元帝后来还将其拜为丞相,让其权倾朝野。
汉元帝在位后期,宦官石显结党营私,把持朝政,他怂恿汉元帝加重百姓赋役,汉元帝都听之任之。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和石显对着干,即使匡衡这个丞相也是这样。为了明哲保身,匡衡没有站出来反对石显,没有让汉元帝认清石显的真面目,反而趁着自己职位之便,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自己的食封土地多达四万亩!
汉元帝死后,汉成帝继位,此时的匡衡不知是否良心发现,竟然上书弹劾石显,还将石显的罪状一条条罗列出来。这是匡衡为了国家和百姓做的最后一件事,因为在这之后他就被人弹劾,被罢官回乡了。之后又过了几年时间,匡衡在故乡病逝。
其实,除了贪污这一污点,世人对匡衡的评价还是挺正面的,他勤奋博学、刚直不阿、直言进谏,是著名的政治家,是《汉书》中的名相,千古流芳。人无完人,匡衡也曾犯过错,好在他后来及时改正,还是站在了百姓这边,为国为民。
成语故事大笔如椽成语故事
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极高,并用来称颂着名的作家和作品、故事东晋的文士王玖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有一次,桓温为了试王殉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故意骑一匹马,从后堂直冲大厅。幕僚们都吓得惊慌失指,四处躲避,唯有王殉镇定自若,端坐不动。桓温感叹他说: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的人!桓温为了试王殉的才学,趁幕僚们在议事的时候,派人偷偷取走了王殉准备发言的文稿。王殉发言时,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桓温拿出他的文稿对照,发现他说的内容与文稿上的相同,但文字没有一句相同,不由对他十分钦佩。
一天晚上,王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将一支像椽(chuan)子那样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他对家里人说:我梦见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样的大笔,看来有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了。王殉的预言马上成为事实。就在这天上午,晋孝武帝突然死去,由于王殉文笔出众,朝廷要发出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溢议等,全交给他起草。这种殊荣是历史上少见的。
成语故事按兵不动成语故事
【拼音】n bīng b dng
【典故】偃然按兵不动。《荀子王制》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恃君览》
【释义】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贸然行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用法】作谓语、定语;多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
【结构】兼语式
【近义词】以逸待劳、裹足不前
【相反词】雷厉风行、闻风而动
【同韵词】诳时惑众、兴戎动众、省吃细用、言必有中、一心两用、厚栋任重、恩威并重、行师动众、调词架讼、欺世惑众、......
【邂逅语】下象棋不走卒
【年代】古代
【灯谜】休战
【造句】在探清敌人的虚实之前,我军还是先按兵不动。
【故事】: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位于晋国东部的一个弱小国家卫国,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苦不堪言。这个时候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毅然投靠了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约结盟。这种做法令当时晋国的执政卿赵鞅十分恼怒,集结大军准备讨伐卫国,大军出发前,赵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卫国,暗中调查卫国内部的情况,并约好在一个月后回来报告,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很快过去了,史默仍旧没有消息,赵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况,晋国内部也开始议论纷纷,史默已经被卫国杀害,不可能再回来了。况且卫国只不过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不如干脆出兵,一举击破,赵鞅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卫国之所以敢背叛晋国投靠齐国,一定已经做好了十分充分的准备,贸然进攻,会使晋国损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听消息回来之前,决不能草率采取行动。就这样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终于回来了。赵鞅问他:为什么耽搁这么长的时间呢。史默答道,经过六个月的观察,卫灵公很有才干,国内贤臣很多,人民拥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如果我们要依靠武力使卫国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经过这半年来,还是寻找不到卫国的弱点,所以我只好回来了。赵鞅听后,同意史默的看法,暂时打消了攻打卫国的念头,按兵不动,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