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这个典故出自贵州,夜郎国无疑在贵州。现在贵州不少地方都在打夜郎牌,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夜郎国的范围很大,不仅贵州,就连贵州周边省的一些地方也属夜郎国的范围。但夜郎国都在哪里,就需要广泛深入的考察,对大量历史资料进行科学分析、论证,才能认定。我认为,要找准夜郎国都,最重要的,一是要找准它的地理方位;二是要搞清它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夜郎国灭亡以后的演变过程。

《史记》说:“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这就是它的地理方位。有江河是认定夜郎国都最起码的条件,那些连江河都没有的地方,就一定不是夜郎国都。有江河的地方,还要看它是否“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

牂牁江究竟是今天的那一条江?百度上讲,牂牁有两个解释,一作地名,在今贵州.一作水名,指古时贵州的乌江。自晩清以来,有人认为是盘江,其唯一根据,就是南粤人在回答汉朝使者唐蒙问及枸酱从何而来时所说的“道西北牂牁江,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这句话。这个根据未免太单薄了,经不起推敲。假如这句话是真话,盘江在历史上曾经名叫牂牁江,当地的史书就必然有这条江的记载,可惜现在没有任何人拿得出有关的历史资料。

据我们所知,盘江在历史上从来就叫盘江,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成书的《三国志》就记载: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追奔逐北,南至盘江,东接牂牁(江)”,可见三国时盘江与牂牁江就不是同一条江。我们说今天的乌江是牂牁江,有大量的历史资料,如:明代,贵州巡抚郭子璋巡视思南时,所写“山绕牂牁水满溪”的石刻碑,现存于思南县城的观音阁;清初,贵州巡抚田雯在《牂牁江考》一书中明确指出,“牂牁江即今日之乌江…… 牂牁旧治既在思南,则牂牁江宜在思南”;清代史学家张澍著《续黔书》卷三记载:“牂牁江即乌江无疑”;《清史·李元度传》记载: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贵州逆苗及黄号、白号等匪构乱,……老巢在荆竹园……四月元度率十二营以往,六月,元度以大小屯河道上通石阡,由两江口入牂牁江……扼江西以拊荆竹园之背”,文中所提及的荆竹园、大小屯、两江口等地均在思南境内,两江口所入的牂牁江正是现在的乌江。

《铜仁府志》记载:“铜仁在夜郎的东南面,相距不过百里。”说明夜郎在铜仁西北百里之遥的牂牁江边。

关于夜郎国灭亡后的历史变迁,我们查阅了以下历史资料:

《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279年,“楚庄蹻伐夜郎……既灭夜郎,乃改其名,作牂牁,汉时置郡……今贵州旧遵义府以南,至思南、石阡等府,皆其地。”

唐《元和郡县志》卷三十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通西南夷,置牂牁郡。”

《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第47页记载: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牁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该志第219页记载:“唐费州,隋黔安郡之涪川县,思南府涪川废县,费州,汉元鼎六年建牂牁郡。”

《思南府志》第7页记载:“本府,牂牁郡,汉名。”

《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一第222页记载:“牂牁故墟,在今思南府西,即思南亲辖地。”

《贵州通志·前事志》引《纪要》:“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南寿州,州在思南府境,隋牂牁郡地。”

唐《元和郡县志》卷三十记载:“相传汉时陈立为牂牁太守,阻兵保据思邛(印江)水,汉将夜郎(兵)数万破于此。”有清代石刻碑“牂牁天塘哨”现存于印江县文物局。

《思南府续志》216页记载:“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牂牁首领东谢谢龙羽遣使入朝, 封夜郎郡,公以其地为牂州。贞观三年,南谢首领谢疆来朝,授刺史,以其地为庄州,牂(州)与庄(州),皆思南地。”

《贵州通志·前事志》记载: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取牂牁、夜郎地……始建思州治”,(注:思州有新旧之分,旧思州始建于唐贞观四年,治所务川,新思州建于宋大观元年,据宋《舆地纪胜》记载:“思州旧城去今思州城,一百八十里”。另据宋《新编方舆胜览》卷之六十一记载:郡名思南“夔路奥区,思南要地”,说明新思州就是思南。)

《贵州通志·前事志》记载:元世祖至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思州为思州宣抚司,元世祖至十八年(公元1281年),改为思州宣慰司。

《思南府志》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撤司建府,撤思州宣慰司,分设思南、乌罗、铜仁等八府。

《思南六百年大事记》记载: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思南撤府建县。

除了史料,还有印江天塘哨的牂牁碑、省档案馆收藏的柳芷汀在异乡为官,怀念家乡牂牁江的几首诗。以上历史资料说明:横向看思南,地处乌江之滨,距铜仁百余里,乌江系黄金水道,自古水运发达,商贾云集,完全符合《史记》“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的描述,地理方位准确;纵向看思南,自夜郎国灭亡之后,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原夜郎国属地设牂牁郡,郡所置夜郎故都,历经二千余年,由牂牁郡逐步演变为今天的思南县,历史脉络清晰,所以,我们说:夜郎国都在思南。

《史记》、《汉书》的历史记载,给后人查找这段历史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不能因为它的历史地位高,就不容许人去质疑。据班固说是“十篇缺,有录无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些篇目散失了,褚少孙作了补充、修葺(qì)的工作。明人辑有《褚先生集》。现在通行的史记版本,都是经褚先生补充、修葺过的版本。徐中舒、唐嘉弘在“夜郎史迹初探”(引自贵州人民岀版社岀版的《夜郎考·讨论文集之三》)一文中,对史记记载的“庄乔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以西……”就提岀质疑,写《汉纪》的荀悦、写《华阳国志》的常璩对这庄乔故事就作了订正。所以,学术研究无顶峰,搞学术讨论也要辨证看待,个别学人强调某书某书才是“第一手材料”的背后之玄机,我们都要敬畏历史。(以上所引历史资料全由田维华先生提供)

时光箱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时光女神。她把人们丢失的记忆和时间装在一个个精美别致的箱子里,然后扔到深不见底的时光峡谷。而在人世上,有一个名叫埃里克的男人,时光女神也..

臧仓小人的故事

成语故事臧仓小人的故事战国时期,鲁平公很信任一个地道的卑鄙小人臧仓。臧仓靠鲁平公对他的宠信,经常挑拨别人之间的关系,说别人的坏话。他听说鲁平公要去..

耕前锄后的故事

成语故事耕前锄后的故事他幼年时,家境贫寒,勤奋苦读诗书。成年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小官。他不图荣华富贵,厌恶官场黑暗,同情人民疾苦。..

至死不悟的故事

成语故事至死不悟的故事出处《柳河东集·三戒·临江之麋》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

臧毂亡羊的故事

成语故事臧毂亡羊的故事臧和谷两个人一起去放羊,把羊全丢了。问臧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拿着竹简在读书;问谷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在和别人掷骰子游戏。他们两..

蕉鹿自欺的故事

成语故事蕉鹿自欺的故事《列子·周穆王》卷三:“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

蓬莱仙境的故事

成语故事蓬莱仙境的故事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光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汉钟离率先..

袒腹东床的故事

成语故事袒腹东床的故事袒腹东床这一典故在《世说新语》和《晋书,王羲之传》上均有记载。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

虎口余生的故事

成语故事虎口余生的故事解释: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出处:《庄子·盗跖》:“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

见卵求鸡的故事

成语故事见卵求鸡的故事〖解释〗看到鸡蛋,就希求蛋化为鸡,而来司晨报晓。比喻言之过早。〖出处〗《庄子·齐物论》:“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

诟如不闻的故事

成语故事诟如不闻的故事宋仁宗时期,河南人富弼为人气量很大,遇到别人辱骂他时,他好像没听见一样。旁人对他说有人指名骂他,他说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别人不..

误付洪乔的故事

成语故事误付洪乔的故事成语误付洪乔发音wùfùhóngqiáo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

败军之将的故事

成语故事大笔如椽成语故事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

成语故事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

赤膊上阵的故事

成语故事大笔如椽成语故事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

近水楼台的故事

成语故事近水楼台范仲淹是北宋时期非常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但他学习刻苦,博览群书。后来,他做过右司谏、知州、参知政事等地位..

车载斗量的故事

成语故事车载斗量《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故事: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对峙的局面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才被晋统..

道听途说的故事

成语故事道听途说的故事春秋时代,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自己听到的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

远水不救近火的故事

成语故事远水不救近火的故事战国初期,鲁国与强大的齐国、晋国、楚国相邻,鲁国的国君鲁穆公担心齐国侵略鲁国,便相结交晋国、楚国两个强国,希望以后鲁国遭到..

钱可通神的故事

成语故事钱可通神的故事唐代宗李豫时,左仆射张延赏了解一件重大冤案,叫狱吏十天内了结。没想到第二天公案上有个帖子要求三万贯不过问此案。他气愤地要求尽..

金石为开的故事

成语故事金石为开的故事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

门可罗雀的故事

成语故事门可罗雀的故事汲黯是武帝时的一位名臣。他当官时,每天拜访他的客人很多。后来他辞去官职,回家静养。清晨,他打扫庭院。中午,他打开大门,..

锦囊妙句的故事

成语故事锦囊妙句的故事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

问一得三的故事

成语故事问一得三的故事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与弟子们一起跟着孔子学习。有的弟子偷偷地议论开了:“先生一定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心,多教他不少学问,对我们..

闭门造车的故事

成语故事闭门造车的故事原文“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宋朱熹《〈四书〉或问》卷..

捋虎须的故事

成语故事捋虎须的故事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桓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权冯几前席,桓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

问道于盲的故事

成语故事问道于盲的故事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求教于一无所知者,没有助益。语本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於其人,乃以访愈,是所..

顽石点头的故事

成语故事顽石点头的故事传说道生法师被师父逐出,回到南方,住到虎丘山的寺庙里,终日为石头讲《涅槃经》,讲到精彩处,就问石头通佛性不?群石都为此点头示意..

青出于兰的故事

成语故事青出于兰的故事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

颐指气使的故事

成语故事颐指气使的故事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