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石磨
1939年秋,日寇采取铁壁合围、分进合击的残酷的“梳篦式扫荡”,对大青山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妄图通过长期围困,达到消灭或削弱抗日力量的目的。大青山骑兵主力撤离,到晋西北根据地进行整编。司令员姚喆和骑兵三团仍在山区坚持游击战。其时,筹集和加工粮食最为艰难,三团在武川县李齐沟村南的骆驼场设立了供给处,以往各地送到供给处的军粮都加工成面粉,斗争环境变得险恶后群众送来的是原粮,供给处没有石磨,无法加工,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供给处负责人李方汉这位走过长征的老红军,看到炊事员们用石臼和铁钵把粮食捣成米粒状熬成糊糊喝,有时因任务紧迫就整煮着吃,他从长期斗争的考虑出发,决心搞一盘石磨。他同地方上的工作人员,终于在供给处南山下的二四道沟村民刘双狮家找到了一盘石磨。李方汉说明来意后,老实憨厚的刘双狮当即表示尽快把石磨送到供给处,但转念又想该怎样送呢?他一一地思谋着周围信得过又力气大的人,一下子想起了贫苦农民白生宝。家住李齐沟村的白生宝,在抗战前夕从山西逃荒要饭来到山里,自从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后,他和村里的穷苦百姓积极支前,同八路军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供给处建立之初,蓄水、存油急需大瓮,可是无法送进骆驼场,只好放在李齐沟。白生宝听说后,带了几根绳索,把大瓮结结实实地捆在背上,星夜里一连两趟把大瓮送给了供给处。这次刘双狮找到了白生宝,他爽快地答应后一同回到二四道沟,俩人掂量了一下石磨的重量,又找来了年轻力壮的穷朋友刘德和等四人商量送上山的办法。他们都知道进骆驼场其实没有路,只是山里放牛羊的人走出些羊肠小道,雨水一冲又会改道,有几处在陡壁上,空人行走还需手脚并用,稍不留意就会跌进深沟。当众人想不出个好主意时,白生宝坚定地说:“还是我背哇!”石磨分上下两扇,上扇厚重,下扇薄轻。于是,众人便把下扇磨捆绑在他的背上。白生宝站起耸一耸肩膀笑着说:“不重,可比大瓮好背。”在那个月朗星稀的夜晚,白生宝拄着一截桦树棒,一路上靠住山崖峭壁歇歇停停,额上的汗水抹了一把又一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终于把石磨送给了供给处。他看见战士们整煮着吃粮食,心里实在难受,第二天返回村里对刘双狮他们说:“今天黑夜无论如何也要把上扇磨送去。”
天一黑,白生宝使劲地背起了上扇磨,说:“这扇有点分量,还能行。”刘双狮、刘德和等五人在身边护着他,到了难走的地方,众人用杠子抬着,危险处众人前拉后推慢慢挪动,终于把上扇磨送到了供给处。李方汉和战士们又高兴又激动,不知说什么好。
凝结着军民鱼水情的石磨,在供给处隆隆地转动起来了,指战员们吃上了加工的面粉,驰骋在千里大青山,英勇杀敌、歼灭日寇……
抗战胜利后,硝烟散去社会安宁,八路军离开了这里,石磨静静地躺在骆驼场铭记着历史的变迁。1980年内蒙古博物馆征集革命文物时,决定将石磨运回馆内,搬运过程中,从山上移到山下,再装入汽车,动员了众多人员,参与者无不感慨地说,当年白生宝一个山民背着,黑夜里爬山越岭,真是难以想象啊!
运回馆内称重:下扇105斤,上扇209斤。内蒙古军区编写的《大青山武装抗日斗争史略》中记载:“武川县李齐沟群众白生宝得知部队没有石磨吃不上面粉的情况后,冒着生命危险,突破敌人的封锁,把两扇重314斤的石磨偷偷送到数十里外的我军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