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坛金元宝
从前,农安县东北面松花江边,有个黄鱼圈,那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个年轻的庄稼汉,姓李,没大号,因为他为人老实憨厚,干起活来像老牛似的,人们都管他叫李大牛。
有一年夏天,李大牛在田里耥地,正走着,忽听犁杖“咔嚓”响了一声,李大牛吓了一跳,以为打了铧子,他叫住牲口,提起犁杖一看,铧子完好无损,倒是在铧子底下的垅沟里露出一个釉光瓦亮的小瓷坛。他将坛子抠出一看,呀!只见里面满满登登一下子金元宝,黄澄澄、金灿灿、直晃人眼睛。李大牛不禁吃了一惊,他想:是谁把这么多贵重的东西埋在我家地里来了?庄稼人干多少年能挣下这些钱财呀!这都是汗水换的呀,我可不能动,无义之财不能取,昧良心的事不能干……,于是他将坛子盖好,分文未动又埋在原处。
晚上住工回到家,他把这事对媳妇说了,媳妇说:“你呀!不在人家管你叫大牛,就知道闷哧闷哧干活,一点心眼儿也没有!你没想想,不是过去那些在兵荒马乱年月里的大财主,谁能有那么多金子往地里埋!他埋金子逃到远方避难,兴许中途被官兵抓去了,兴许遇难家败人亡了,要不还不回来经管?如今被谁拾到谁有福,怎么能算不义之财呢?
李大牛听媳妇这么一说,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于是说:“好吧,呆会儿吃完饭我去把它取回来。赶儿明个给东邻西舍撒布撒布(方言,意为分发),让穷哥儿们也吃上几顿饱饭,后院刘大爷没钱治病,这回也算有着落了……”
“可你记住埋坛子那块地方了吗?”
“看你说的,自家地,巴掌大小,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也是无巧不成书,正当李大牛小两口在屋里说这话时,不料竟被西院邻居王二滑出来解手听见了。
王二滑四十多岁,也是两口子过日子。他长得尖嘴猴腮,平时好吃懒做,家里穷得叮当山响,一年到头夫妻俩缺吃少穿。他性情刁钻奸诈,跟人处事来往,总爱沾尖取巧,不占三分香油不干,因此,人们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王二(他排行老二)滑。
此刻王二滑隔墙偷听到李大牛夫妻的对话,提上裤子一噔噔跑回屋子,兴冲冲对老婆学了一遍。一时间,只把个老婆乐得眉飞色舞,在地上连蹦好几蹦,急忙说:“快,事不宜迟,趁李大牛还没吃完,咱们来个先下手,去把那个坛子抠出来!”
“对对对,我也是这个意思,快找铁锹镐头!”
王二滑领着老婆趁着眼擦黑儿,贼眉鼠眼地溜出村子,直奔李大牛那块山坡地。进了地,夫妻俩便不顾一切地翻登起来,在他们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时候,终于摸到一个罐子,王二滑生怕被李大牛发现,不暇细看,抱起罐子就往家跑。
他一边走,一边兴高采烈对老婆憧憬起美梦来了:“……怎么样?我跟你说过吧,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别看我懒点,架不住命好!这才是‘桃核不动一身膘,蚂蚁勤劳小细腰’呢!怎么样,福从天降,这回妥了吧?一坛金元宝,多眼人呐!准是早些年那些有钱人埋的,要不谁有这些玩艺儿?可是咱们怎么花呢?……有了,先盖上一座青砖瓦房四合大院。正房建成两层楼阁,雕梁画栋,描龙绘凤。好好阔气阔气,再买上二百垧好地,雇上五十伙计,叫李大牛当打头的,那小子干活实惠,不藏奸。叫她老婆下厨房给咱们当大师傅,她不懒不滑,心眼又好使,准不能偷米面和油盐酱醋。我们得好好享受享受,穿上豹皮獭氅、绫罗绸缎,吃上猴头、燕窝、熊掌、鱼翅——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的珍馐美味……另外,我还要娶上几房倾国倾城的美貌佳人做小老婆……”
他老婆被他一席话说得心花怒放,好不得意,当听到他要招妻纳妾时,不禁醋意攻心,顿时沉下脸来,喝道:“你敢!别的我都依得,你要是娶回小贱人,我不把她撕成八瓣!”
“你发啥火,到时候再合计嘛。”
说话之间,他们来到自己的庭院。王二滑放下坛子,他老婆心急地说:“我先摸摸这元宝有多大!”说着话把手往坛子里伸去。她摸的不是又光又滑的元宝,而是湿漉漉、软乎乎的一堆埋汰东西,就着月光一看,原来是一坛子癞蛤蟆。王二滑老婆气极败坏地嚷起来:“咱们中计了!你想,要是发现金子他不早拿回家去了,还能搁在地里不动?再说他还能连人都不背地坐在家大声白嚷地对他老婆告诉?他准是听你出去尿尿,故意在屋里吵吵,让你上当,拿咱们开心,唉!真是老实人心毒啊!”
王二滑又累又气,没占着便宜满肚子是火,一使劲把一坛子癞蛤蟆全倒进李大牛院里了。第二天一早,王二滑隔着院墙想看看昨晚上倒过去的癞蛤蟆跑哪去了,却看那儿堆着一堆金元宝。李大牛两口子正在往屋里拣呢,一边拣一边叨念:这个送给刘大爷,那个送给李二娘,还惦记着要送给王二滑一个呢!(讲述人:高王氏,搜集整理:高玉月)